高士其(1905―1988),原名高仕,福建省福州市人,生物学家,化学家,著名科普作家。1925年高士其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,先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芝加哥大学。1928年,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博士时,高士其在一次实验中不幸感染脑炎病毒,造成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。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医学博士课程,并加入美国化学学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。
学成回国后,高士其曾在南京中央医院任职。他痛恨医院与国民党官场赃官相互勾结的腐败现象,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“高士其”,庄严声称“去掉人旁不做官,去掉金旁不要钱”,同时愤然辞职来到上海,受新文体“科学小品”的启发,从此开始科普创作,找到一条把科学献给大众的途径。
1937年,高士其孤身一人,历尽艰险,投奔革命圣地延安。1939年1月,他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,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称赞他是“中国的红色科学家”。1949年9月,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,开始了新生活的历程。自1954年起,他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。1979年他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委员会委员、中国作家协会理事。1978年他与科普界人士发起筹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,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并于197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。1980年,他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、顾问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主席。1988年12月19日,高士其逝世,享年83岁。
从23岁到83岁,高士其在60年残疾生涯里著述数百万字。自1949年后,他写了大约75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,创作了数达2800余行的科学诗,著书18本。其主要作品有:《揭穿小人国的秘密》《生命的起源》《和传染病作斗争》《我们的土壤妈妈》《谈眼镜》 《炼钢的故事》《高士其科学小品文集》《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