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给孩子挑选读物时,总希望他们能在故事里看见世界的多元,触摸生活的温度,更能找到成长的力量。秦文君的《街市上的芭蕾》,便是这样一本能让孩子在平凡中读出感动、在质朴中汲取勇气的佳作。
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,2020年12月5日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整版刊发了《那夺村有个“彩云妈妈”》,不久后,新华网、学习强国、Bilibili等平台也从多个角度报道了云南省那夺村里的这段芭蕾故事,通过这一系列报道,秦文君认识了这样一个小女孩——一个在自家猪肉铺子里对着手机视频苦练芭蕾舞的女孩“小云儿”钨刚云。
为了能写好《街市上的芭蕾》,秦文君的采访工作从2021年开始直至完稿,共耗时四年,线上采访与实地采访分多次进行。在采访中,我们感慨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多元的时代,哪怕是山城小镇里的“一零后”们,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、观点交织的时代,其视野也比我们想象得要开阔得多,她们可以通过手机学芭蕾、看世界,如同书中所写,他们清晰果敢、兴趣广泛、追求美好。为了能准确表达这些孩子们的生存样貌,文君老师三易其稿,书中少数民族儿童昂扬向上的生命力,透露着当代儿童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渴望,她们美丽绚烂、又顽强有力。
如果说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途,那么《街市上的芭蕾》就像旅途中遇到的一盏暖灯。它告诉孩子们:生活或许平凡,但从不缺少美;梦想或许微小,但坚持便会发光。让孩子翻开这本书吧,在喧嚣市井的烟火气里,遇见最动人的成长,学会在平凡中,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此时此刻,那夺村的这群孩子们正在距离我们千里之外的云南山村里拾柴、放牛,或是收玉米、采三七,他们也会在每天干农活中抽空练习芭蕾,就这样一步步地完成成长的点滴。除了者腊乡、那夺村,除了云南,还有许多像小云儿一样的孩子们,或许迷茫,或已有方向,或许《街市上的芭蕾》能成为今天这群顽强可爱的儿童们向上成长中的激励与陪伴。
秦文君 著
适读年龄:10-12岁
入选2025年“中国好书•青少年专榜”
入选湖北省2025 年重点精品出版物
入选2024央视《读书》精选“年度童书”
入选第十届“新青藤”寒假童书榜单
入选“少儿之光”2024年度(第二届)少儿文学图书榜
入选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好书品读“六一”书单
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1月榜优秀畅销书榜
入选2025年2月《中华读书报》月度好书榜
入选长少集团2024年度好书
2025年6月该书俄文版图书版权输出至俄罗斯
内容简介
云南边陲小镇那渡坝有个春山街市,街市上一家肉铺出了名——店家8岁的女儿小云儿迷上了芭蕾舞,她没有漂亮的舞蹈服,没有专业的练功房,更没有条件去请舞蹈老师。她一个人对着手机里的视频,一板一眼地模仿和尝试,在自制的把杆上压腿,在油腻的地板上跳跃,在混杂着剁肉声的肉铺里练习着诗情画意的《天鹅湖》……小云儿将遭遇什么?收获什么?市井的生活与高雅的艺术、质朴的情感与炙热的梦想,将在这小小的肉铺里拉开序幕。
作者简介
秦文君,童文学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,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。1981年起发表作品,著有《男生贾里全传》《女生贾梅全传》《一个女孩的心灵史》《天棠街3号》《小香咕全传》《小鬼鲁智胜》等,曾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、中国图书奖、中国出版政府奖等70余种奖项。被译介至海外的作品逾60种,在英国、日本、荷兰、韩国、保加利亚、瑞典等国家出版发行。有多部长篇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,获飞天奖、华表奖。2021年发起成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儿童慧读慧写专项基金,进行儿童成长、阅读启蒙方面的公益活动,受众已超过150万人次。
专家评论
在《街市上的芭蕾》里,可以看到秦文君几十年的创作中始终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历程,始终追求着美的意境表达。
——郭义强(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)
这是一部难得的关注当下、关注现实、关注今时今日儿童成长的小说,作家的严谨精神值得钦佩。
——孙文科(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是一部将少年成长主题与扶贫主题结合得非常好的作品,它以一个独特的个性化的故事,反映了追求坚韧向上、追求美的具有普世意义的精神。
——徐德霞(《儿童文学》原主编)
在秦文君的作品中,《街市上的芭蕾》是独特的,它既写出了内容丰富的市井烟火气,又写出了市井艺术气。
——朱自强(中国海洋大学讲席教授、著名评论家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采撷了高原上的诗意美好,秦文君满怀着对艺术的热爱,还原了西南边陲小镇的生活样貌,高原上的街市被她写得活色生香,既市井又诗意。
——刘琼(《人民日报》文艺部副主任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有着一种温暖的质感,书中的人与事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抚慰,充满温情与希望。
——李潘(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读书》栏目主持人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很轻盈、很诗意,它通过成功的视角转换,形成了对乡村孩子处境的深刻理解,让我们看到艺术是非常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。
——张莉(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容纳了开阔的时代背景与丰富的文化空间,女孩小云儿追求芭蕾梦想的故事,牵动并折射出的,是乡村的时代步履,是走出大山与回归大山的时代巨变。
——崔昕平(太原师范学院教授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仿佛是从云南土地中长出来的作品,小说大而不空、土而不俗、丰而不散、美而不飘。
——谈凤霞(南京师范大学教授)
这部作品把握了时代的脉动,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——王国平(《光明日报》评论版主编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不仅书写山乡深处物质生活的变化,同时也将对山乡发展之变下的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表达了出来。
——陈香(《中华读书报》编委)
《街市上的芭蕾》通过“小云儿”们学芭蕾这一事件,表达山乡孩子藉由身体表达他们美的觉醒、美的启蒙、美的追求、美的呈现。
——冯臻(《儿童文学》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