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9日,第26届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童书”评选颁奖典礼暨揭晓礼在深圳举行,10本图书获此殊荣。除了“年度十大童书”,现场还揭晓了年度致敬奖项,以及最具孩子气的奖项——“我们喜欢的一本书”奖。其中,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《寻鸟记》荣获“年度十大童书”奖!

★ 入选第八期“新发现·科普书单”
★ 入围“四季童读”2025年春季卷


在11月8日晚上的编辑荐书环节,该书责任编辑罗曼向读者分享了这本书诞生背后的故事,以及这本书的动人之处。以下为分享内容文字版。
这本书是如何诞生的?

这本书的创作团队成员有教育专家孙月亚,鸟类学家赵欣如,纪录片导演赵阳等人。
10多年前,创作团队开启了一场漫长的观鸟拍鸟的探险之旅。他们走进大山,穿越密林,涉足险滩,风餐露宿。被蚊虫蚂蟥叮咬,是家常便饭,有时候甚至还会遇到野兽,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。
每次拍摄时间短则一两个月,长则需要半年的蹲守。这样的拍摄持续了6年,积累了1万多分钟的视频素材,最终剪辑成了100集的视频节目。
这些视频节目不是简单的告诉大家这些鸟长什么样,有怎样的叫声,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,而是记录的一个个鸟类家庭的真实故事,是一只只鸟的生命片段。这些珍贵的视频节目,都呈现在了这本书中。所以可以说,这其实是一本用脚走出来的书。
这本书为何动人?

这本书何以动人?不妨以双角犀鸟这篇为例。这是一对伉俪情深的双角犀鸟夫妻。犀鸟爸爸是当地的明星鸟,曾经5次登上央视,在拍摄期间正赶上双角犀鸟妈妈封堵树洞口,准备闭关孵蛋。外出寻找食物的重担就落在的犀鸟爸爸身上。可是有一天早晨,双角犀鸟爸爸外出捕食后,足足有8个小时没有回来。
故事的结局如何?就用书中的原文来告诉大家。
第二天早晨,有人发现这只明星鸟倒在了公路旁,走完了它光辉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。人们不由得开始担心起四树木洞里,那只双角犀鸟妈妈的命运,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营救它。可四树木太高了,人们一筹莫展。没想到两天以后,犀鸟妈妈竟然破洞而出,它在附近的树枝上站立一会儿,恢复了一下体力,然后飞向犀鸟谷。
犀鸟谷中会想着它的悲鸣,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哀伤。
那犀鸟爸爸为何会死去呢?在赵老师小课堂版块,鸟类学家赵欣如用严谨而又简练的语言,进行了解读。每一篇解读,都是一堂关于认识鸟类的通识课。
总结一下,这本书书何以动人,那就是故事的真实性、内容的科学性、表达的文学性,以及浓厚的人文精神。
